1. <dd id="3wyac"><noscript id="3wyac"><dl id="3wyac"></dl></noscript></dd>
    <legend id="3wyac"><noscript id="3wyac"></noscript></legend>
      1. <em id="3wyac"><acronym id="3wyac"><u id="3wyac"></u></acronym></em>
          <em id="3wyac"><strike id="3wyac"></strike></em>
        1. <em id="3wyac"><acronym id="3wyac"></acronym></em>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聞網 > 旅游 > 正文

          一杯木樨茶:“丹桂之鄉”正月里的待客之道

          2023-01-28 11:21:30??來源:縣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從古至今,做木樨茶、喝木樨茶是浦城人傳統習俗,更是正月初一的重要儀式和正月里的待客習俗。

          木樨,即桂花。而浦城木樨指的是浦城丹桂,其花色橙紅至朱紅色,是珍貴的觀賞植物,經加工后可食用,且有健胃生津等功效。

          嬌艷欲滴的浦城丹桂 (李宇倩 攝)

          用木樨茶招待客人,是浦城人最高的待客禮節。

          木樨茶是茶非茶,其制作手工技藝獨特。

          先將木樨洗凈入鍋,燒水近沸,稍煮片刻,撈起冷卻,倒入冷水靜置數小時,再用冷開水漂洗一次,然后擠擰水分瀝干,按比例加入白糖,充分攪勻混合,最后裝罐密封即成。木樨蜜餞制作方法簡單,但也是精細藝術。

          清代梁恭辰的《蜜浸》記載:

          (木樨茶)殫日夜之勤,窮工極巧,天時人工,一不相湊,色味便差。

          ——清·梁恭辰《北東園筆錄續編·蜜浸》

          曾經,浦城人嫁女兒壓箱底的藏著兩罐木樨茶。會做木樨蜜成了浦城女人代代相傳的一手絕活。

          每逢春節正月初一,浦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特別的儀式:清早起來洗漱完畢后,全家人端坐餐桌前,家中主婦為家里每一個人沖好一盅木樨茶。先端上三盅上供桌,敬祖宗;然后一盅又一盅,從長輩到晚輩。

          沖泡木樨茶(來源: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每喝一盅就說一句:“清清吉吉!”家人喝完杯中茶,預示新的一年清清吉吉,平安順意。

          整個正月,凡是客人到訪,最先端出來的也是一杯木樨茶。因此,“清清吉吉”是浦城最經典的一句吉祥語——“清清吉吉”就是吉祥如意,“清清吉吉”就是幸福美滿,“清清吉吉”就是萬事大吉。

          浦城木樨茶(柳浪漫 攝)

          其次,浦城人對和木樨茶極為講究。

          茶盅、茶盤選用青花瓷,攪拌茶蕊用白銀小匙,是銀匠精心打制的。家境優越講究的人家,匙面雕刻龍鳳與梅花等圖案,并在銀匙手柄處鑲嵌一粒翡翠。延續至今,更多的是用浦城特有的青白瓷茶盅,也有用玻璃小杯。

          浦城縣千年九龍桂(李宇倩 攝)

          浦城有著“中國丹桂之鄉”之稱,浦城人對木樨茶的熱愛,淵源有自來。

          一千五百多年前,南朝江淹在吳興(今浦城)為縣令時,在任三年留下不少詩賦,其中不乏吟詠丹桂之作,稱南浦(浦城的別稱):

          緩步遵汀渚,揚枻泛春瀾。

          電至煙流綺,水綠桂涵丹。

          ——南北朝·江淹《采石上菖蒲》

          在他眼里:

          丹林一葉舊,碧草從此空。

          ——南北朝·江淹 《外兵舅夜集》

          在《歌桂》中,他把桂花比喻為有情有義的麗人;在《臥疾怨別劉長史詩》中,他把桂花形容成堅強的有志之士。即使他卸任回京城后,仍然牽掛道:

          望古一凝思,留滯桂枝情。

          ——南北朝·江淹《渡西塞望江上諸山詩》

          木樨茶,自古以來也被浦城學子心里譽為“狀元茶”。

          浦城走出來的北宋狀元章衡一生愛桂,奪魁后衣錦還鄉春祭祖祠,作詩感懷:

          文昌耿耿星?,F,桂籍巍巍世不空。

          ——北宋·章衡《題資福寺》

          宋仁宗賜章衡詩中道:

          靈鰲振處千山動,丹桂開時萬里香。

          ——北宋·趙禎《賜狀元章衡詩二首》

          縣境內的九牧鎮折桂嶺(古時稱梨嶺),唐代閩南林藻、林蘊聯袂進京趕考,過嶺題詩石壁:

          兄弟各折一枝桂,還向嶺頭聯影飛。

          ——唐·林藻《梨嶺》

          果真兄弟雙雙中了進士,故后人稱此嶺為“折桂嶺”,至今留下“九牧林家”的美好典故。

          木樨茶,是浦城人眼中的“宰相茶”。

          南宋儒相真德秀回鄉探友全忠甫,一蠱木樨茶喝下,作詩“三桂堂”:

          唐人重科甲,擬以折桂榮。

          終全歲寒姿,乃比秋香清。

          ——宋·真德秀《題全氏三桂堂》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一杯木樨茶,就是浦城人待客的最高禮節。

          在浦城,經過多年的演繹和發展,除卻正月里的敬茶、品茶儀式和待客習俗,如今,不論是城里城外,住家還是酒店,有客臨門,女主人必定會捧上一杯木樨茶。

          泡木樨茶、敬木樨茶、喝木樨茶,已經成為浦城人約定俗成的待客禮節,更是濃濃的鄉情記憶。

          一盅芳香四溢的木樨茶,在滾燙的開水中綻放的朵朵木樨花,宛若山城人一張張熱情純樸的笑臉,喜迎八方來客,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未來!

          浦城縣中華丹桂博覽園(黃乾曄 攝)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南浦時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論

          版權說明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縣五一三路132號
          辦公電話: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閩ICP備15018385號  
          浦城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2822296   舉報郵箱:pcxwxcb@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辦:中共浦城縣委、浦城縣人民政府  ?主管:中共浦城縣委宣傳部

          備案碼35072202010026

          特爆A片无码
          1. <dd id="3wyac"><noscript id="3wyac"><dl id="3wyac"></dl></noscript></dd>
            <legend id="3wyac"><noscript id="3wyac"></noscript></legend>
              1. <em id="3wyac"><acronym id="3wyac"><u id="3wyac"></u></acronym></em>
                  <em id="3wyac"><strike id="3wyac"></strike></em>
                1. <em id="3wyac"><acronym id="3wyac"></acronym></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