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d id="3wyac"><noscript id="3wyac"><dl id="3wyac"></dl></noscript></dd>
    <legend id="3wyac"><noscript id="3wyac"></noscript></legend>
      1. <em id="3wyac"><acronym id="3wyac"><u id="3wyac"></u></acronym></em>
          <em id="3wyac"><strike id="3wyac"></strike></em>
        1. <em id="3wyac"><acronym id="3wyac"></acronym></em>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聞網 > 理論 > 正文

          科學繪制教育強國建設新圖景

          2023-04-07 10:33:27??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楊曉慧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進一步突出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略是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習近平總書記科學研判教育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的戰略地位,為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

          一是以更大的戰略視野看待教育,強調必須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集中對教育進行論述,是對教育戰略地位的著重強調。今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把教育與黨的前途命運、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強調“教育問題,事關民生大計,事關民族未來”,充分彰顯了教育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意義,讓人民群眾充分感受到教育優先發展的實踐偉力。

          二是以更高的戰略定位謀劃教育,強調必須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一共提到13個國家戰略,科教興國戰略是唯一一個作為一級標題出現的戰略??v觀歷次黨代會報告,這是自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后,第一次以一級標題的形式明確科教興國戰略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同時,黨的二十大報告還首次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三大戰略擺在一起,將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進行系統謀劃,充分彰顯教育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也是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的重要先手棋。

          三是以更明確的戰略目標引領教育,突出教育強國建設的優先地位。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提出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13個類別的強國目標。其中,教育強國是報告中出現的首個分類強國目標。更為重要的是,相比于制造強國、農業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等“加快建設”的目標,教育強國是報告中明確2035年必須“建成”的目標之一,排在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等強國目標之首。這充分體現出教育強國是實現其他12個強國目標的人力資源基礎,在整個強國目標體系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地位。

          ◆進一步豐富教育強國建設的科學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強國新圖景的擘畫,在方法論上突出了系統觀念和系統思維??梢詮囊韵氯齻€方面來認識。

          一是深刻認識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整體聯系和內在邏輯。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培養造就人才,人才助力科技進步,同時科技和人才又反哺教育、重塑教育。在這個過程中,教育是基礎,人才是主體,科技是動力,三者目標高度統一、相互促進、同向而行,不斷循環積累并走向更高水平,最后共同指向強國建設。

          二是深刻認識教育強國建設的一體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例如,黨的二十大報告從九個方面對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了系統部署。以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為遵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同樣對教育工作進行了系統謀劃,提出要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推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支持中西部地區高校發展,深化體教融合,充分體現了教育強國建設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三是突顯高校要做好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結合點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累計24次到高校視察,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殷切期望,指明發展方向和路徑。面向未來,高校必須更好發揮三個“第一”結合點作用,創新培養模式,重視對學生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建設一批高水平培養基地,吸引匯聚優秀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加快成果轉化,讓創新成果走出校園,不斷提升科技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高校力量。

          ◆進一步落實教育強國建設的根本任務

          立德樹人關系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關系國家前途命運,是教育強國建設的根本任務。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錨定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動搖,并推進其進一步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首次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強調自主培養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兩個大局”提出的重大判斷。國家的創新和高質量發展靠人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靠人才。人才是自主創新的關鍵所在。缺乏人才,自主創新無從談起,國家自立自強也很難實現。拔尖創新人才更是稀缺資源和戰略資源,不可能完全依靠外力培養。我們必須著眼人才儲備安全,加大人才自主培養力度,改革人才評價機制,樹立人才培養質量意識,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二是特別強調“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表述最早見于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管什么時候,為黨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為國育才的立場不能改”。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闡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回答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深刻揭示了中國教育發展的初心使命和價值追求,進一步指明了我國教育發展的科學道路與學校辦學的根本方向。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是高度重視青少年教育工作。在黨的二十大上,“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培養新時代好青年”被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這些重要論述既明確黨對青年的指導和引領作用,也從更多維的角度提出了具體要求,為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完善的科學體系,需要我們持續學習,不斷加深認識。

          (作者為東北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教授)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南浦時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論

          版權說明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縣五一三路132號
          辦公電話: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閩ICP備15018385號  
          浦城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2822296   舉報郵箱:pcxwxcb@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辦:中共浦城縣委、浦城縣人民政府  ?主管:中共浦城縣委宣傳部

          備案碼35072202010026

          特爆A片无码
          1. <dd id="3wyac"><noscript id="3wyac"><dl id="3wyac"></dl></noscript></dd>
            <legend id="3wyac"><noscript id="3wyac"></noscript></legend>
              1. <em id="3wyac"><acronym id="3wyac"><u id="3wyac"></u></acronym></em>
                  <em id="3wyac"><strike id="3wyac"></strike></em>
                1. <em id="3wyac"><acronym id="3wyac"></acronym></em>